想做的事情总是做不下来,这是一个被忽视的重要原因
一场彼此相宜的人事,应该是身心相和的。
人与事之间的和契,并不仅仅是喜欢的动力和意志力就能够做到的,还要有人之于事的身心合一的默认状态,这件事才会对本人真实有关,才能够更好地持续下去。
我们有很多想做的事情,却总是有心无力,或者总是半途而废不了了之。其实,是因为我们对于事情少了联结的那份身心合一的内在动力,它会让我们有一份内驱力,并且处于良好的持续存在的状态。
所以,要做好一件事情,我们要真的和它“有关”。
很多时候,我们开始做一件事情,往往是奔着它的意义去的,或者是为了我们自以为是的喜欢去的。
而这两个动机,前者的意义只是事情本身的价值而已,意义本身是独立的,意义并没有和我们产生联结,并不能因为我们的接触而迁移到我们的身上, 也就是说,这个意义,并不能成为这件事情在我们自己身上发生的意义;后者的“喜欢”,看上去是出于自己的心意,而实际上,有时候它只是伪爱好。一般情况下,由于这件事本身有它的光芒,我们因此被吸引,当吸引被我们简单误认为是喜欢之后,我们却因为接触开始丢失这份喜欢,由此看来这份喜欢,只是肤浅的喜欢之情,并没有和我们“有关”。
可以看来,我们不能把一件事情做下来,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尚未和它“有关”。这里的“有关”,并不是简单的关系,不是一件事情对我们有好处有意义,也不是我们对它有爱好的情分,或者是我们的身份和这件事情的关系,并不直接于此。
人事之间,能够圆融,在于联结。
我们会发现,一片土地上能够长出繁茂的大树,往往这片土地也会很肥沃。土地和大树,其实是互相滋养的,彼此之间都给对方传送了养料。它们之间其实形成了一个内在联结,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自然的,有力量的,并且处于持续状态当中的。
其实,人与事之间也应该联结起来,才能如此自然,如此有力量,如此处于持续状态当中。
而人与事之间的联结,则需要像树根一样深刻,彼此之间才会相依相惜,彼此圆融,彼此促进。
我们知道,一棵繁茂的大树,它的根是深深扎于土地的内里的,因此,它才不会和大地脱离,不容易被外在的风刮跑。所以,我们和想做的事情之间,需要像这样的树根作为联结,植入于心,我们才不易于和这件事情脱离,甚至让它根深蒂固于我们的生命。
那些能够将事情做下来,并且将它持续做下去的人,正是建立了这样的切身“有关”,如此才能发生真正的关系。
这样的“有关”,有哪些鉴别因素呢?
01明确它对我们关系是什么,不是为了做这件事而做。
决定做一件事情,是因为洞悉了这件事情本身是一件什么性质的事,以及和自己的关系。例如,你希望自己早起,如果你只是认为早起是一个很棒的事情,早起是一件积极向上的事,那么你就只是为了早起而早起。早起,除了你喜欢和向往,重要的是,它和你的“能够”关系是什么,它能让你因此去自然地做点重要的事吗?它能持续调动你的生活积极性吗?它能让你调整自己的作息习惯吗?早起励志,早起也需要理智。
02由心希望持续做下去直至成为习惯。
习惯的力量是极其强大的,比如我们总是习惯于放弃一样。而习惯就是一种和我们切身相关的,自然无声息的随身行为。
当我们认清习惯的重要分量,并由此决定(决策计划)将想做的事情落实成习惯,而并不仅仅只是认为(想法)它应该成为习惯的时候,我们就是在接受这件事。否则,我们的心意并没有接受它,只是认可它的好,无意于以持续行动来和它发生化学反应。
03这件事的重要性能让我们乐于沉浸并投入其中
我们知道这件事情的一些不讨喜的地方,依然能够融入,并且甘愿如此,乐于如此。
我们做一件事,不能只是为了做而做,或者是没有认清自己与这件事的关系而做,知道它如何和我们“有关”。
根的联结,并不容易,我们在决定做一件事情之前,可以问问自己一些问题:
01我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情?
这件事的意义虽然吸引人,而且有光环,但是,它和我是什么关系,是如何想做的,如何必须做的,这样的意义和我如何“有关”,我如何联结这件事。我是为了做这件事而做吗?
02我能为这件事情做什么?
不仅仅是能够付出行动力和行动量的问题,而是,以我的性格特质和资质,我能够如何在这件事情上面作出表现。我如何重视这件事。
03我是否能够对它不忘初心,哪怕后面遇到困难?
一件事情的初期面貌总是比较单纯的,但是到后期会因为各种参杂的因素,让事情变得复杂起来,面对困难的时候,我是否能以积极的心态继续面对
那么,我们可以从哪些地方着手推动联结的建立呢?
01先了解自己,认识自己的特质,如何关联到这件事情的特质
我认为,我们做一件事情之前除了认清事情本身,也应该看清自己的特质,自己有哪些性格特质有利于发展这件事,我们是否乐于将它投放在事情当中,那些不利于这件事情发展的性格特质,我们会因此气馁吗?能否作出应对举措?
02 想好自己想要什么,树立自身对于这件事情的价值观
我们要确认自己做这件事,是不是真的喜欢或者是否真的愿意去和它建立关系,还是只为了成为掌握某项技能的人,或者是为了给自己某种外挂的加持。
不管做什么,源自内在的力量才能够真正滋养我们,给我们持久的动力,身行和心力才能和谐,才能身心合一。
03想好在做新事情的时候,能为它取舍什么
人的时间精力是有限的,无法所有的事情都并驾齐驱,可我们往往因为不必要的事情浪费掉时间也是一个事实,所以,有时候想做一件新的事情,需要把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取舍掉(比如盲目刷手机),才能换来新事情的执行时空,为建立联结提供机会。
04为这件事情计划一个每天预留的时间
很多事情葬送在“没有时间”的借口当中,这是一种不被重视的表现,当然也是时间的选择问题,它是一件对我们来说重要的事,那么我们就应该把时间的花销,选择为它留一份。
05义无反顾地持续去做,坚持时间累积的额度。
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丹尼尔•戈尔曼,在研究情商的时候,提到这样的观点:练习越多,神经联结越强,假设抓住一切自然发生的机会持续练习新行为,一般需要3~6个月的时间,新习惯才能取代旧习惯。
而往往,我们对于一件事情,往往经过了前面的步骤,却消失在3个月之前,这也就导致了事情本身无法催酿出,和我们的更深刻的联结。
很多事情我们做不下来,除了不是真的热爱或者真的愿意去做,我们没有认清彼此之间的关系,没有真正感受到这件事情的意义和我们关乎身心的交集(感染到自己内在,生出自在意志甚至是使命感的融合),我们没能如此确立联结。
而我们总在在浅尝辄止的行动中,错失了进一步建立联结的机会。因为我们和这件事,会在时间的影响下,彼此发生更深的交互,从而建立联结,直到形成切身有关的习惯。
直接的意义或者意志力,都不是令人事相宜的元素,联结的切身相关,才能自然地,以内在力量将事情持续下去。
关联文章推荐:
如你所是的状态,才是你应该享有的状态
如果不去持续做点什么,我们就什么都不是
在文字里获得力量的我,希望透过文字赋力量予你
所有的相遇,都因你而来
适逢的文字,适逢的你我,适逢我的微信公众号:我及我
在这里,见你所见~
想做的事情总是做不下来,这是一个被忽视的重要原因 一场彼此相宜的人事,应该是身心相和的。 人与事之间的和契,并不仅仅是喜欢的动力和意志力就能够做到的,还要有人之于事的身心合一的默认状态,这件事才会对本人真实有关,才能够更好地持续下去。 我们有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