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保险发展壮大还需要翻过三座大山
第一座大山:如何摆脱场景依赖。如果简单依赖场景创新,小心沦为互联网巨头的通道或者打工仔,甚至未来人家也许连工都不让你打。互联网巨头甚至不需要自己的保险公司就可以瓜分掉保费的大部分收入,流点汤给保险公司。比如航意险、航班延误险,OTA网站会拿走保费的70--80%,甚至90%,不过想想也是合理的,像航意险、退货险这些创新先险种的流量和数据要么掌握在巨头手里,要么是公开数据(毕竟航班延误或者事故这些数据都可以随便查询),那么保险公司推出这样的产品在精算上几乎没有自己的价值,只能沦为给巨头打工,甚至毫不夸张的讲是利用自己持牌这一点,做个‘通道“而已,未来伴随互联网巨头纷纷有自己控制的保险公司,其它公司想给他们打工的机会也许都没有了。其实传统保险公司业务也有这个问题,例如车险业务也越来越暴露出过分依赖4S店、修理厂作为销售渠道,自身利润率收到挤压的情形。只不过4S店、修理厂个体相对分散,不像互联网场景容易被巨头垄断。
第二座大山:产品创新性和可持续性的平衡。伴随互助保险16年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 抗癌公社、e互助、壁虎互助、保保集等等这些公司出来无数。相较传统保险公司的重疾险等公司,这些公司推出的产品以价格低(几十--几百;传统保险公司产品价格一般成千上万),时间短(几个月到3年左右),趸缴为主,期缴较少。这些产品因为推出时间较短,其在赔付等环节的有效性和经济性还需要时间考验,在赔付穿底时现有保障机制(比如互保让全体用户多掏钱)有待观察。这些公司依靠低价产品吸引了不少眼球,但这类产品普遍面临一个悖论:如果产品对消费者有效,那么必须产生一定量的赔付,让消费者看到保险的保障功能,互联网保险的目标客户以年轻人居多,简单的靠说教产生的效果也会随着时间消退,只有赔付才能让客户看到实实在在的效果。但如果产生赔付过多,保险产品自身的可持续性必然面临挑战。在赔付和保险产品可持续性上互联网保险公司需要走一条危险的钢丝,特别是考虑到互联网保险公司普遍没有建立传统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评价标准和生前遗嘱,一旦互联网保险公司中有个别家产生风险事件,是否会引发消费者对整个互联网保险产品和企业的不信任,进而引发互联网保险公司的经营风险有待观察。
第三座大山:真正的客户是谁?他们的需求是什么:媒体都在提到的”保险姓保,要发挥保险的保障功能“,这是保监会提的,不能用保监会的口号简单代替消费者的真实需求,比较购买互联网保险产品的是企业或者个人,不是政府。去年伴随宝万之争而浮上水面的万能险让大家熟知,其实这背后深层次反映了保险是否要满足客户的理财需求?包括去年火爆的香港保险,其实更多满足了国内中产和富裕阶层更多获取海外资产的一种诉求。互联网保险如何通过满足普通用户越来越多的理财需求。同时国内中产阶层对医疗等有更高的需求,比如愿意花费更多钱享受更好服务,互联网保险公司如何满足这些消费需求?在赔付上(比如更好的定点医疗资源)能创新吗?如果只是简单的模仿传统保险公司的产品和流程,将其拆散或降价,必然无法做到做强。比如很多所谓UBI车险给好车主降价,只是钻了保监会对传统保险公司价格有最低限价的政策漏洞,数据上没有创新,只是一味降价,如果保险公司日后放开价格管制,这些UBI车险何以自处?如何真正发现和满足用户的保险需求,并将之转化为产品,道阻且长。
互联网保险,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来日方长。